近期,知名光伏企业天威集团的破产重整让这个行业再次蒙上沉重的阴影。
去年光伏项目中标的报价逐步走低,其中最核心的还是因为组件成本在不断降低。2015年,全球大型光伏电站单位投资成本为1000~3460美元/千瓦。
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近5年来,光伏发电成本已从每千瓦时超过2元下降至约0.7元,绿色的贵族发电早已不断向平价电力时代转换。另有包括意大利Enel和爱尔兰Mainstream Renewable Power在内的一些欧洲公司,凭借此前积累的大量经验,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其他地区的新兴市场。如8月,在山西阳泉领跑者项目招标中,协鑫新能源因报出0.61元/千瓦时的低价引发了业内轰动;10月,在乌海领跑者项目的招标中,英利则报出了0.45元/千瓦时的超低价,低于当前的民用电价,更是让业内大为震惊。其中国际可再生能源协会预计,到2025年,太阳能还会再降价43%至65%;国际能源总署预计,电网级光伏计划的安装成本在未来5年内将下跌25%;美国能源部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预计,美国平均太阳能安装成本从目前每瓦1.2美元,至2020年将降至1美元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9月,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截至9月底,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39亿千瓦,累计并网容量同比增长28%,增速颇为明显。
即使补贴有所下调,但在领跑者计划、光伏扶贫、光伏+等多种政策以及新的业态的护航下,光伏发电行业疾驰在理想发展的快车道上。十三五期间,是光热发电产业发展技术,形成装备制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汉能薄膜发电董事会主席袁亚彬2016年5月20日,在汉能薄膜停牌一周年这一敏感时间节点,李河君突然辞任汉能薄膜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主席职务,引起外界无限遐想。
2015年5月28日:香港证监会发布声明,称已就汉能薄膜相关事务进行调查。在汉能薄膜个案中,香港证监会呈请民事程序依据的第214条,名为在对上市法团的成员等的权益有不公平损害等的情况下的补救办法,其重点为补救办法。我们还加大了市场拓展的力度,通过打造经销商体系全面提升销售能力,在全国招募经销商与分销商,已初步完成由经销商和分销商组成的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布局,经销商签约数量超过1300家,渠道能力得到极大加强。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汉能薄膜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中国经营报》:袁主席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次公告中取消资格令的提出,对公司的实际运作没有重大影响。
我们尊重香港证监会所开展的工作,这是复牌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已经开始新的独立董事的选聘工作。截至目前,这项工作是否有实质性进展?袁亚彬:汉能薄膜始终坚持开放和合作共赢的经营战略。香港证监会要求的审计报告是非常重要和严格的复牌文件。
能否请你介绍一下,此次复牌的必要条件和程序是什么?目前复牌工作进展如何?袁亚彬:复牌的两个必要条件和程序在公告中已经明确。2017年1月23日,汉能薄膜公告称,香港证监会已与汉能薄膜就两项复牌条件达成共识,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公司将加快铜铟镓硒和砷化镓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分布式应用和移动能源,通过全面开放和合作,打造薄膜发电和移动能源产业生态。请问公司如何看待香港证监会的这一要求?袁亚彬:这是公司复牌的一项必要条件,我们非常欢迎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汉能薄膜作出尽职调查。
汉能薄膜在本次公告中表示,香港证监会将对李河君先生及四位现任独立董事,在香港展开《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14条之民事程序(第214条程序)。停牌期间,汉能薄膜经历了亏损、裁员、换帅、变革、盈利等一系列阵痛和变化,而公司股票何时复牌,始终牵动着资本市场的神经。
第二个条件是本公司需要发布一份披露文件,对本公司的活动、业务、资产、负债、财务绩效和前景等资料,作出详细披露。《中国经营报》:此前公司曾表示,将在适当的时机引入战略投资者。
2016年8月30日:汉能薄膜发布2016年中期业绩报告,当期实现营业收入32.96亿港元,同比增长56%;毛利20.65亿港元,同比增幅约为41%;录得8.21亿港元盈利,实现扭亏为盈。接替李河君的是汉能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袁亚彬。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汉能薄膜什么时候能够复牌?袁亚彬:非常理解投资者的关注和期待。请问此举是否会对汉能薄膜发电的实际运作造成影响?袁亚彬:汉能薄膜已于2016年5月20日发布公告说明,李河君先生基于加强公司治理的原因,主动辞任汉能薄膜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的职务。延伸阅读:《证券及期货条例》第214条程序解读香港证监会在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中,有一整套非常严格、规范的管理程序和制度。近期出台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将薄膜光伏电池产业化转换效率显著提高,若干新型光伏电池初步产业化,以及新型薄膜电池的产业化以及关键设备研制确定为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落脚点。
《中国经营报》:本次公告中表示,汉能薄膜需要发布一份披露文件,对公司活动、业务、资产、负债、财务绩效和前景等资料,作出详细披露。我认为,薄膜发电作为太阳能技术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015年9月29日:李河君在汉能控股21周年司庆纪念日发表内部讲话,针对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反思,称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随后汉能展开一系列变革。依据这一条文展开民事程序,反映出香港证监会本次呈请是在民事程序范畴,并未涉及操控价格、虚假交易、虚假陈述等刑事方面的问题。
《中国经营报》:我们关注到,香港证监会在今日发布的新闻稿中,披露了对汉能薄膜五位现任及前任董事已提起民事申诉程序。于2003年4月1日起生效的《证券及期货条例》共分为17部分,是规范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法例,并针对金融市场的失当行为规定了全面的民事和刑事处罚制度。
正如本次公告所言,香港证监会将在本公司完成上述两项工作之后,根据相关规则,考虑本公司的复牌申请。公司正在努力按照与证监会达成的共识积极推进复牌的相关工作,争取早日复牌。这一条件,本公司正在准备披露文件,包括已委聘财务顾问对本公司进行尽职调查,以及委聘核数师对本公司的综合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后会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发布公告。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应用规模不断扩大,2013至2016年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增长势头明显。你对新能源发展趋势如何判断?袁亚彬: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过渡消耗,以及雾霾等环境问题的加剧,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变革的趋势和要求,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在砷化镓、铜铟镓硒技术转化率上持续保持了四项全球第一。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袁亚彬:我们也注意到了香港证监会发报的新闻稿。
第三方销售收入显著增长,占上半年总收入的86%,这是非常可喜的变化。在产品及商业模式方面,我们加大了应用产品开发及商业模式探索,基于薄膜发电产品轻、薄、柔的特点和独特优势,着力拓展分布式应用和移动能源市场,在户用发电、商用发电、农业应用、光伏扶贫和移动能源产品开发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和进展。
这是自2015年5月20日突遭股价被做空暴跌并停牌以来,汉能薄膜有关复牌的最新进展。新董事会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均正常有序地开展。我们将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关联交易,增加第三方收入。香港证监会和公司已经就复牌必要条件达成共识,但目前还无法确定具体的复牌时间。
《中国经营报》:公告显示,香港证监会已对李河君先生及四位现任独立董事提出若干时间内禁止在香港公司直接或间接担任董事及参与管理的取消资格令。大家已经看到,公司的运营在不断改善,第三方业务增长势头明显。
此前,汉能薄膜在2016年10月13日的公告中已经明确,本次的审计报告将不需要为一份无保留意见的报告。《中国经营报》:我们注意到,在公告信息中提及了汉能薄膜对汉能控股的应收账款问题,请问相关事项有何进展?袁亚彬:由于种种原因,汉能控股及其附属公司对汉能薄膜存在逾期应收账款问题,我们也一直在与汉能控股沟通,督促尽快解决问题,并于2016年7月27日发布了相关公告,公司已经收到了由汉能控股提出的延期还款方案,公司董事会对方案进行认真评估后,为最大限度维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整体利益,向汉能控股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条件,并初步达成共识,相关进展我们会及时披露。
《中国经营报》:此前有媒体称,复牌过程可能旷日持久,这也是很多投资人最关注的焦点。同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维护公司和广大股东的整体利益。